海门山歌剧:源于海门山歌,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流行于江浙沪吴语区

发布时间:2024-07-05 来源:网络

起源于江苏海门的海门山歌剧,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该剧种始创于1955年,源于海门山歌,逐渐演变为舞台剧并开启了其独特的艺术之旅。作为这一剧种的唯一代表,海门山歌剧团享有“江海平原一枝花”的美誉。它不仅是剧团的标志,更是海门山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培养优秀山歌演员的摇篮。

自清末民初江南移民将吴歌流入海门起,历经变迁及世代传承,直到民国廿四年(1935年),管剑阁和丁仲皋联手编撰并出版《江口情歌》,标志着海门山歌完成了由民间艺术向文学形式的蜕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业余文艺活动的繁荣发展,海门山歌的创作主题也逐渐转向关注民生,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奉献与真挚情感,同时批判社会不良现象,使其内容更为丰富多元。

海门山歌剧的舞台化历程

1954年起,海门山歌登台亮相,标志着这一民间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半个世纪里,经过民间团队的持续创新和实践,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山歌剧目《淘米记》,以叙事山歌《摇船郎》为蓝本。这部作品在海门地区乃至南通全市以及全省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淘米记》被选为江苏省优秀民间音乐舞蹈代表,成功跻身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行列,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58年,海门山歌剧团应运而生,创新性的演出方式开创了全新戏曲风貌,刷新了海门山歌之记录,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之保护与传承工作。直至八十年代初,海门山歌的研究与创作步入繁荣阶段,众多佳作及研究论文纷纷登上国家级刊物。1984年,海门山歌研究会的成立,更是将海门山歌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推向新高峰。

海门山歌剧的文化影响与传承

海门山歌剧是本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机构,其业务范围包括南通市乃至江浙沪吴语区。自1985年以来,海门县已成功举办了数届大型山歌会,吸引了60余名歌手参演40余首山歌。这些活动得到了《光明日报》及《新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从而显著提高了海门山歌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1986年7月,宋卫香主唱的海门山歌曲目《小阿姐看中摇船郎》在南通民间艺术团主办的京城展示活动中脱颖而出。同年月,《海门山歌精选》正式发行,收录了超过250首海门山歌,这两起重要事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门山歌剧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海门山歌剧的现代发展与保护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门山歌以其巨大的潜力焕发新生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海门山歌成功跻身于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2008年6月14日,更进一步被提升至国家级别,这无疑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及法律保障。

中国•海门山歌节于2007年8月19日至21日盛大举办,标志着本地方言山歌文化迈入全新时代。山歌剧团是这一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他们致力于探索和创新,以保持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活力与影响力。

海门山歌剧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海门山歌剧团将秉承传统并不断创新,以迎合新时代观众的欣赏需求。利用先进的舞台技术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我们期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