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首都音乐发展论坛在京隆重举办
近日,由中国乐器协会民族器乐学会、北京乐器学会、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首都音乐发展论坛在北京音乐生活展期间举行。首都音乐发展论坛创办于2014年,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立足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汇聚全国最著名的音乐学者,论坛现场吸引了众多听众。
本次论坛邀请了8位在音乐及器乐演奏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学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制作人、发明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为首都音乐的发展献计献策。
音乐的传承、创作、教育离不开时代的潮流。“重构音乐教育,演绎未来节奏”是2018首都音乐发展论坛的主题。音乐从业者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创新,在理念、方法、工具上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重构音乐教育。
会议由北京乐器学会副秘书长金岩先生主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毕克伟先生致开幕词。
发言的8位专家分别是教育部音乐教学装备与课程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冯元凯,北京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立新,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秘书长、青年指挥家余川,著名陶笛演奏家、制作家、教育家周子来,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子胜,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家高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生鲍宇,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音乐系讲师、计算机音乐教育家罗英杰。
由于会议时间紧张,各位专家压缩发言时间,从不同专业、主题鲜明的角度阐述观点,部分专家甚至直接指出某些专业领域的不足。这些发言包括“充分发挥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流行音乐教育的当代意义”、“开展院系与会议合作,促进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中国陶笛的改革与教学创新”、“让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小学校园”、“室内乐的培养:一种音乐生活,生活中的音乐”、“我对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发展关系的看法”、“彩色空心鼓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等。
北京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是中国的首都。今天,首都音乐发展论坛在这里举行,得到了中国乐器协会、北京市科协、扬州天艺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的支持。北京可以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铁路、没有天桥,但不能没有音乐、没有艺术。传承和发展北京的人文传统,不断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品位,也是首都音乐发展论坛学术交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