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城银川:历史沧桑,人口飙升,成为西北明珠

发布时间:2024-04-10 来源:网络

银川市,以其位于黄河源头及农耕文明发祥地的身份得名,被誉为“金凤之城”,并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更享有“北方亚特兰大”之美称。此城以其丰富多元的人文历史、复杂多变的居民构成以及显著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本文旨在从全方位的角度解析这颗耀眼明珠所展示出的独特风貌和非凡魅力。

历史渊源

兰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其储备有3万年前人类居住的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古代文明起源并演化的历史证据。此城在公元112年前建立了北典农城(后改称吕城),由此开启了银川的城市建设历程。自蒙古汗国设立宁夏府路后,经过明朝、清朝及中华民国,城市名称均为“宁夏”。直至1944年,银川经批准升级至市,1947年进一步确立为宁夏省的行政中心。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银川承袭并成为该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拥有丰富文化背景的银川展现出我国西北部的沧桑巨变,足以为我国历史发展提供生动例证。

人口增长

银川总人口约为285万人,过去十年中增长了86万,达到了惊人的43.45%,成为西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并成功跻身中国内地八大城市行列。此项突出成就展现出银川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对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强的磁力及强劲的人口增长潜力。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趋势下,银川正处于迎接新挑战与机遇的关键时刻。

城市荣誉与特色

银川市荣膺多项荣誉殊荣,例如荣获"国际湿地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众多美誉,同时还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口碑好评,一举成为享有盛名的中国福祉感最高并拥有优渥经商环境的模板之城。这些荣誉展示出银川市在城市区域规划和管理上的孜孜不倦,以及政府与市民共同铸就的繁荣生态环境。

经济状况

根据2020年公开信息显示,银川市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964.3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3.9%、42.4%和53.7%,这凸显出我市社会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以及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显着效果。值得关注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攀升至39416元,城市农民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高达16428元。

多元文化共融

银川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城市,以其丰富多民族人口组成展现了汉、回、满等民族的独特风采。在这里,民族少数派如回族所享有的比例达到了总人口的24.95%,这无疑是非常可观的;与此同时,他们在整个社区中所占比重高达23.35%,生动地显示出这里多元繁荣的文化氛围。这种充满个性,开放包容,气势恢宏的银川特征为这座城市锦上添花。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宁夏段长约83.8公里,其影响力巨大的灌溉体系至今稳健运行。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历代政府曾先后修建秦渠、汉延渠以及唐徕渠等水利设施,发挥着对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同时,壅农河及鸣翠湖等众多保护区与湿地区域合占近5.3万公顷。习近平主席称赞此处为“塞上江南”,彰显其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古丝绸之路商业要塞"的尊荣赋予了中阿博览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地位,这是实至名归的。自2010年起,中阿博览会已经连续多次召开了中阿经贸论坛和展览活动,对于增进'一带一路'国际间的深度协同有着显著效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中阿博览会已然成长为共筑'一带一路'宏大事业的关键平台"。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莅临宁夏,针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创新创建工作进行悉心指导。此项宏伟计划以银川市为核心,策划实施各类政策和发展规划。基于综合保税区及国际公铁物流港的独特优势,众多重磅项目得以在试验区顺利落成,并荣获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多项殊荣。由此可见,此次探索在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历程中颇具意义。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后明确提出,必须致力于将黄河保护与经济增长有机结合,坚决落实并推进"一河三山"环保战略以及"一带三区"建设规划。身为黄河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区位,银川市承载着重要使命,决心推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出“高质量、高端化、生态化、智慧化”的城市形象,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