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5 13:15:41 来源:网络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的宜宾市,自2008年12月以来,其灾后重建项目已取得显成果。2008年末,在上海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中,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及宜宾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启动宜宾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工程。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宜宾港宏伟蓝图的正式落地,更预示着未来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1.重建与开工
2008年末,四川宜宾港规模庞大的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启动建设,标志着这座历经自然灾害打击的港口迎来了新的曙光,亦预示其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与前景。
在2010年12月29日,四川省宜宾市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项目的圆满落成和投入运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对灾后重建的显著成就进行了充分赞扬,也对所有辛勤付出的建设者们给予了崇高的敬意。
2.外贸第一单与突破
2011年5月14日,宜宾港与日本神户港签订首个外贸业务合同,将六箱特种纤维商品从该地直发至神户港,意味着“通江达海”取得关键性进展。此举拉近了中日间贸易距离,并彰显出宜宾港在全球市场上的显著竞争力及发展潜力。
次年度的12月21日,宜宾港的志城作业区正式获得审批并对外开放,水运口岸的成立必将助力本地区域经济的显著增长。
3.大型设备吊装与泊位投入运行
2014年10月6日,自贡承运的重达近200吨的大型锅筒设备安全抵达上海,并在宜宾新建的千吨级重大件泊位完成装载,悠然启程。这标志着我国顶级内河码头正式启动运营。此次升级不仅提升了宜宾港的货物吞吐能力,更为当地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长江最长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
2015年1月23日,引发关注的水富至宜宾至上海集装箱江海直达航线开启,标志着我国最长长江集装箱班轮线路的落成。这条航线将成为推动长江流域城市间经贸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桥梁。
5.网络临时开放口岸认定
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3月16日认定宜宾港为四川省首个网络级临时开放港口,从而使四川省级行政区成功突破缺乏网络级口岸的困境。该决定有望显著推动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6.生产作业纪录突破
2019年5月21日晚至22日,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