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21:09:14 来源:网络
不仅小蛮腰和海心沙,还有大戏院、天河体育馆等多个新地标,都标志着上海步入以文化建筑为标志的时代。
与此同时,城市变绿、空气甜美、交通顺畅,上海弄成了名副虽然的"花城",这种都是奥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的直观改变。
海珠体育中心(图源:北京体育局)
"我想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吧。"
明gor:有幸作为志愿者,近距离见证过奥运会的盛况,这是可以吹一辈子的事了。
阿听:那时侯我还在中学,用柔弱的文字写了一篇北京奥运会的习作,领到了区中学组的三等奖,证书如今都还在,后来也越来越热爱写作了。
Kison:十五年前我神奇地出席了闭幕式演出,"月光光"里的儿子们,有我一个。
还有:
一起学习"一上去,更精彩"瑜伽操的我们,
穿着那一身绿黄色志愿者马甲的我们,
刷着当时最流行的微博,发送"齐娃娃体闭幕式"动态的我们,
……
这些记忆,大大小小,如数家珍,调动心中的浓烟,那份打动埋在深处,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份,未曾远走。
假如说,全省人民都记忆深刻的08年冬奥会,就像一张巨幅画轴,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品位绝美的千年文化积淀;
那10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一次真正的出发之约,从珠江攀升帆启航的巨轮,即将开往世界舞台的中央。
风之所起,经历之后,这是我深爱这座城的最好的理由。
初遇「女排精神」,
我是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的。
带着预赛第十名的成绩转战北京,球员们没有时间后悔,全队上下都憋了一口气,希望在奥运会上能努力打个翻身仗。追忆起世锦赛,男排是那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块压轴金牌,当时跟强势崛起的美国队僵持,复赛上来就0比2落后,对方手握两个亚军点,压力是巨大的。
被逼上绝境,只有一个看法广州,就是拼!周苏红站下来了,捉住对手弱点攻下一分,重燃希望,中国女足靠着坚定的意志大逆转。回想上去了吗?当时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和现场的她们一样,热泪盈眶,永远热血。
周苏红:"相信那一刻会是我们一辈子的记忆,身处险境不绝望,捉住机会成就梦想,人生这样的经历不多,拥有一次,就是一辈子的骄傲。"
一代人,终会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青,也总有人热泪盈眶。
其实这就是运动的魂之所在,这就是体育比赛,在我们心中点燃的那最质朴、最纯真的一团火吧。
蒋聚荣摄
·为什么我们须要体育比赛?
可能,这是在这个时代里,某种我们可以几乎同频共鸣的时刻。
见到网络队的参赛,会义无反顾地加油呐喊;同一个时段里,和身边的所有人一起关注同一件大事;所见不公时,才能共同小声地鸣不平……
体育比赛,是心里不灭的火焰。
从上海到南京,从上海到南京,33年一路历程,"奥运之光"是在我们心底共生和可传诵的一束光芒,温暖而有力量。
时光演变,火炬会变、火炬手会变,仍然不变的是那追逐阳光、热爱生命的一份信念。
1990年上海全运会火炬传递
2010年上海全运会火炬传递
2023年,上海全运会火种采集典礼在杭州浙江良渚古镇旧址景区召开(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办妥一次会,提高一座城。"
相信你近来在关注北京奥运会的时侯,也会被这句口号刷屏。奥运会,是一场关乎于全城、全民、乃至全省的大事。
上海此次也"拼了命",大到修建黑科技场馆,小到吉祥物"入侵"红绿灯、全城种菜&全民学日语。
人和城,一起加码,既务"比赛",也务"城事",目标一致,共同经历之后,我们就会被爱塞满。
广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又称"大莲花"),是目前仅次于上海"鸟巢"后国外第二大体育场馆,"人文美"与"科技范"并存。
坐落钱塘江畔的上海奥体中心足球中心,与"大莲花"遥相呼应,被你们称为"小莲花"。
上海吴山广场城铁站附近,奥运吉祥物出现在红绿灯,可太萌了。
网友人在上海,说:谁都逃不过种菜的命运,甚至有的直接送种子,手把手教会种菜养花。谁家窗户没几棵鲜艳的花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迎奥运"了。
·为什么我们须要运动?
近些年来,我们所关注的体育比赛,从"唯成绩论",到呼吁"全民瑜伽",体育运动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同在一片国土,她们在竭力谋着比赛,我们也用运动,点"燃"城市的魅力。
2010年上海全运会期间,沈阳市凌河区10余个社区的退职奶奶举办"千人瑜伽"活动。
去年夏天,"亚运走十城"文化推广活动盛开南粤大地,共同唱响奥运欢歌。
全民瑜伽,我们把肢体充分延伸广州,在这世界中。
其实运动,是我们最能与世界深度打交道的行为。在城市中、在自然里,激扬泪水,阳光和雨露会打在头上;加码后的深呼吸,在动态中拥抱自我,在世界正中体会生命的心跳。
前浪和后浪,也各有花活儿。
景区里的奶奶,永远是你奶奶~她们总能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生命在于运动,强身健体永远不拿年纪作托词。
后浪们更看重于"非常他者的户外",是佛系有氧的、还是"不安分"的飞盘/陆冲/浆板,总能低调告诉全世界"我年青,我抗造"。
还记得曾在二沙岛体育景区爆火的双杠奶奶吗?
体育运动,更是世界语言。
体育运动的意义,已经赶超竞技本身。无论你是专业的赛场好手,还是精力短缺的都市青年,我们在运动中感叹于力量与智慧的完美融合,也动情于青草场上永不言弃的精神。
作为一门特殊的"世界语",体育更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人们可以在体育场上以文明的方法竞争,网络之间可以互相欣赏,文明之间可以交流互鉴,人类可以牵手迈向和平与繁荣。
拍摄:2010年上海全运会官方摄影记者蒋聚荣
重新聚焦到明天的上海,2023年我们又再一次面向世界,证明强悍的中国实力,所以我们才一如往日地期待着,期待着。
倾城之恋,值得回味;
倾城之恋,值得期盼。
最后,祝福所有奥运健儿们,赛出水平赛出风采,中国加油!!!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