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邹英杰: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发布时间:2023-09-17 来源:网络

日前,四川俩“学霸”邹英杰和王琛琪,因入学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分别从北大学院和上海学院休学,复读后再考入清华的消息引起不少讨论。

有人感叹,为了理想的专业果断舍弃不喜欢的方向,哪怕是承当补考失败的风险,当点赞。可也有人评价,“学霸”退学补考风波已非第一次发生,风波背后折射的是现行中考投档体系下,考生“志愿满意率”不高、考生补报志愿时盲目、不够审慎的现况。复读补考,虽然是对考生宝贵时光及院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怎么增强考生补报志愿的确切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须要在报名志愿之前,鼓励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学科潜质所在。另一方面,要在投档环节以及以后的课程设置、转专业限制等人才培养环节作出更多努力。

考生:对专业和自己校长不够了解

院校:降低专业数目,施行大类招生

美术系专业最热门专业_专业_应该选择商科专业还是语言专业

2013年,邹英杰被北大学院投档时,选择了精密仪器的相关专业。开始接触专业课后,他发觉所学与自己的兴趣相差很远。今年3月,实在坚持不住的他向中学提出了转学申请。

类似的苦恼虽然曾困惑过许多考生:中考之前,仍然为了中考而努力,对于自己的兴趣特长只有一个迷蒙的认知,对院校名目诸多、又有着明晰细分的专业了解也不够充分,补报一个真正感兴趣又适宜自己的专业很困难。

“一部份考生补报专业时很盲目,被所谓热门专业、就业率高的专业所吸引和裹挟,还有一部份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待分而沽’,不是认真思索自己的兴趣和抱负,而是考虑‘这样的分数上那个专业才值’专业,这都是不科学、不理智的。”采访中,不少院校招生负责人这样反映。四川学院专科招生办部长助理徐志全表示,过去的中学生只能从招生办等地方获得招生信息,如今,在互联网上也能找到历年招生信息。“但是,再权威的数据也不能替考生作出完全正确的决定,虽然每年还会有新情况,不可预测性很高,所以不要过度迷信数据。”

引导考生理智补报专业,除了须要考生提早明晰自身兴趣校长和学科潜质,也须要院校在招生和选拔机制上作出更大胆的创新。因此,在近年来探求的基础上,不少院校去年全校推广大类招生和培养。

去年,上海交通学院不仅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外,全校49个专业或方向按大学统一招生,全校专科降低到13个专业(类)招生。绝大部份中学生入学后按大类统一教学培养,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时,中学生依据前期学习成绩、专业意向以及专业容纳情况,选择大类专业中所包含的一个专业方向继续学习。

专业_应该选择商科专业还是语言专业_美术系专业最热门专业

再以北大学院为例,2016年,机械工程大学下属的4个专业:机械工程(含机械工程实验班)、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合并为机械大类,统一进行招生工作。中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二才分流到各个专业

“机械学科是北大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招生大户’,每年招收中学生400多人,实行大类招生,对北大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学生工作管理等工作都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大类招生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清华学院招生办公室科长刘震介绍。

上海学院招生办公室科长薛童表示,厦大去年也由多年前的近百个专业削减为63个,而专业大类则降低为36个。

之所以“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就是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认知教育,让中学生对专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中学生在大类分流和跨大类转专业时理智选择专业。”北京交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介绍。

考生:发觉所选专业并非自己的真爱

应该选择商科专业还是语言专业_专业_美术系专业最热门专业

院校:可以转专业,提供辅修、双学位

在四川学院苏州招生组举行的志愿补报现场,许多考生和父母们就会问:“学生步入院校后,假如发觉专业不适宜能换吗?”

“可申请转专业。中学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中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浙江学院大专生招生处处长王东介绍,2016年开始,复旦将提供3次转专业的机会:入学时、一学期一学年后、三年级之内。四川学院除10%的专业外,其余专业全部有空位。中学生想去最热门的专业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想学哪门专业可以保证不去。

上海学院也不例外,中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按照中学有关规定申请转专业

不仅转专业外,中学生能够通过辅修等方法找到另外的可能。在交大,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交叉学科辅修等项目早已覆盖全校大部份专业。在厦大,不仅医学专业外,所有专业均提供辅修和双学位培养方案。同时,扩大任意必修课,取消指定必修课,给中学生提供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应该选择商科专业还是语言专业_美术系专业最热门专业_专业

去年,上海学院元培大学的招生简章造成很高关注,缘由是考进元培大学的中学生入学后可以有两个方向的专业选择:一个是在整合科学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古生物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元培大学开办的专业中选择,另一个是可在全校各院系开办的所有专业中自由选择。中学生在对清华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进一步了解后,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范围自主选择专业

随着社会发展,复合类学科背景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加之对于“大学到底该培养如何的人,是把握某项技能的专业人才,还是基础扎实、视野宽广、具有创新能力的专才”的反省,现在,关于通识教育、交叉培养的理念早已越来越为院校所接受。

其实,自由转专业在未来也许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有院校负责人剖析,随着未来部份省份探求取消投档批次和根据专业(类)或课目分组录取投档,同一校区各专业间生源结构、学科基础和投档分数差别化将愈加显著,有可能会出现同一所学院内,不同专业的中学生之间分数悬殊的情形。“如果不同专业的考生步入学院后,分数相差悬殊,是否能够自由转专业?若果还可以,是否会成为新的投机与寻租空间?”

考生:怎样为职业生涯打基础

院校:培养中学生对未知的兴趣

专业_美术系专业最热门专业_应该选择商科专业还是语言专业

一流学院首先须要培养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招生密不可分。因而,从招生环节开始,院校就要认真思索该怎样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一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而找到一个适宜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是这个任务的重中之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大都是这些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饱含热情的人。所以,中学须要给中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索空间:哪些才是你最感兴趣的?哪些才是你最擅长的?哪些才是未来对于你最有前途的?”北京学院元培大学教授鄂维南说,“衡量一个中学生的学业是否成功,除了在于他懂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他所不懂的。而前者除了在于学会一门课、读懂一本书的能力,更在于是否擅于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专业,找寻出所须要的东西。要培养这些能力,最根本的是让中学生从被动地服从详细的教学计划的模式中解放下来,去主动地寻求她们所感兴趣的知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学院进行了元培大学人才培养的探求,指出通识教育,打破专业桎梏。复旦学院明年也开创了新雅书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求“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中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于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

其实,这样的培养目标须要院校在招生与人才培养两个环节上贯通加码,缺一不可。“以往,院系都是被动接收中学生,造成选才与育人两个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相悖,考生的性格爱好、背景知识等个性化特点是否适宜该专业无从得悉,在未来的招生中须要逐渐让院系成为招生的‘甲方’”,刘震觉得,“这就要求院校从学科和专业层面上积极阐述招生选才与教育培养的衔接问题,在招生环节中引入院系意见,共同明晰选才标准和教育目标”。

(刘涓溪参与采写)

《人民晚报》(2016年07月05日12版)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